我国产业和企业的集中度都偏低,由此造成了市场盲目过度竞争和规模不经济。因此,通过资产重组和产业改组,以资本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提高产业和企业的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是十分必要的。经济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产业改组和结构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规模是指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生产力要素组合的不同层次和方式,形成不同的经济规模。经济规模就其范围来说,可分为行业经济规模和企业经济规模。行业经济规模反映的是行业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企业经济规模则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不同行业、产品因其技术、市场容量等条件不同,对企业经济规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企业经济规模的要求相对高一些。如合成氨年产能力的最低规模要求是30万吨,轿车年产能力的最低规模要求是10万辆,等等。
一般来说,规模经济是以一定的经济规模为基础的。规模经济的基本涵义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M倍的投入产生了大于M倍的产出。在特定的限度内,企业规模扩大后,产量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步降低。如轿车在年产10万辆的基础上,产量每增加10%,单车成本可以降低15%左右。这种生产成本随产品产量增加而降低的现象就是规模经济,或称递增的规模效益。如果企业规模过小,达不到企业所属行业要求的最低规模,或规模扩大超过了一定限度,产品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产品产量绝对减少,这两种现象都称之为规模不经济。
马克思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西方经济学家从规模经济的来源出发,把规模经济分为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两种。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引起内在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有: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实行了专业化生产;副产品得以综合利用;管理效率的提高;在生产要素购买和产品销售方面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当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经营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时,就称为内在不经济。造成内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有管理效率降低、各种费用的增加,等等。外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后,给个别企业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造成外在经济的原因是,随着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个别优势企业可以取得生产、经营、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从而节省成本,使产量与收益同时增加。但是,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后,有可能给中小企业或劣势企业带来产量与收益的减少,这种现象就是外在不经济。造成外在不经济的原因是,随着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品产量的增加,或者因资源供给不足造成生产能力的闲置,或者产品销售供给增长过快使销售变得困难,从而使个别企业的成本增加,产量与收益同时减少。
对于一个生产厂家来说,规模扩大的幅度应大体上与收益增加的幅度相等,并尽可能使规模收益保持递增态势,防止规模收益递减现象的发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产业、企业的集中度都很低,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公布的数字,1995年末,全国工业企业和工业生产单位为734.2万个,但大型企业只有6201个,占全部工业生产单位的0.08%,特大型企业215个,占全部工业生产单位的0.029‰。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各国大企业、大集团之间的竞争。在一个国家拥有的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标志的今天,实施大集团战略,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带动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从理论上评判或衡量企业的规模,主要是看企业是否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以及企业是否达到经济的最低标准。
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是扩大经济规模的基本目的和要求。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就企业来说,只有在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因此,衡量一个企业是否达到了规模经济的要求,并非看其资产总量有多大,而应看其资产质量和效率的高低。例如,建设两个年产15万吨乙烯生产企业的投资尽管大于建设一个年产30万吨的乙烯生产企业,但是,两个年产15万吨乙烯生产企业的产品成本要高于一个年产30万吨乙烯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两个年产15万吨乙烯生产企业合并后,产品产量可以达到30万吨,但规模经济效益却不如一个年产30万吨的乙烯生产企业高。可见,合理组织经济规模,合理确定生产要素组合的数量和比例,发挥规模的总体优化功能,是实现最佳规模经济效益的保证。
现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脱离实际,不计后果地把生产技术关联度很低甚至毫无联系的企业,通过行政划拨形式划到相对较好的企业名下,组建所谓的企业集团。一些相对较好的企业,或迫于各种压力;或为了迎合上级的需要,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或不切实际地进行资本经营,对本行业甚至跨行业的劣势企业进行大量吞并,这是非常危险的。殊不知,现有企业中的存量资产有一部分是不良资产,优势企业兼并、收购这些企业,虽然可以使帐面资产规模扩大,但却达不到资产重组和规模扩大所应达到的目的。这样的企业资产规模越大,包袱就越重,承担的市场风险也就越大。
合理确定规模经济的最低标准。一般来说,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并非一开始就能达到最大规模经济的水平,实现最大限度的规模效益。就多数企业来说,只要能达到规模经济的最低标准,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里所说的规模经济的最低标准,是指当企业达到了一定规模时,开始获得规模效益,在此基础上,规模进一步扩大,虽然能够继续提高企业效益,但并不十分显著。在这种情况下,规模的扩大就显得不是十分重要了,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也就不再是规模的扩大了。
企业达到规模经济的最低标准要受若干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行业性质和市场规模。就行业性质来说,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要求高,甚础投资大,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只有被充分利用,才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由于这些行业对企业规模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坚持规模经济最低标准就更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则由于基础投资小,产量与成本的关联度也较小,其规模效益就不如前者明显。就市场规模来说,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规模经济最低标准对市场份额的要求,要比劳动密集型行业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前者的产量一般大于后者,对市场规模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企业发展中,作为第一步,是争取达到规模经济的最低标准,然后才能进一步扩大规模,获取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由于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及产品的寿命周期不同,影响企业扩大规模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因素。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考察,技术因素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规模是与一定的技术条件相适应的。企业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生产能力的扩大,而生产能力的扩大又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的。随着社会化生产和生产自动化机器设备的出现,大规模和特大规模的企业越来越多,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在这种条件下,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任何生产设备、加工对象以及生产活动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进行运转。而这种带有不可分割性的生产活动的规模,必须与企业生产工艺的特征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可见,企业规模既有伴随技术进步而逐步扩大的趋势,又受技术条件的制约。所以,企业规模只能是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的一种动态组合。
市场供求。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在宏观上要求总量保持大体平衡,在微观上要求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并保持盈利。如果某种产品的市场供应超过市场需求,价格就会下降,企业利润也将因此而减少,很显然,在产品已经供过于求的条件下扩大企业规模是不合适的。因此,企业要想扩大规模,必须明确地把握时机,既要对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趋势做出正确的预测,又要对产品的相关行业及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盲目扩大规模,必然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出现潜在规模与实际规模的背离现象,从而引起本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产品成本上升和效益下降。
管理因素。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与管理的难度成正比,与管理的效率成反比。当代西方组织理论认为,每个正式组织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联系。每个正式组织的产生和存续只有通过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而组织成员协作意愿的强度、共同目标的可能性和信息联系的充分性,都与组织规模成反比。企业规模越大,企业不同层次的人员就越难实现目标、意愿的一致性和信息的及时传递,因而管理也就更加困难。大企业必须分设复杂的管理层次,设计众多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这就必然增加企业非生产人员和设备的数量,从而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和费用增加。同时,层次设立越多,工作效率也就越低。因此,企业规模过大有可能使产品成本上升,以致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产品相关性因素。一般来说,企业都同时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按其性质可分为与主导产品的生产技术及生产经营相关或无关两种。这是市场的需要。企业把生产经营活动扩展到与主导产品无任何关系的领域,是为了分散因某类产品滞销而导致的市场风险,从而保证获得较稳定的收益。但是,产品的性质与生产要素紧密相关,产品性质越是不同,对技术设备和人员素质要求的差别也就越大。因此,从事多种产品生产的企业,其产品之间的相关性越小,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劳动投入就越多,产品成本也就越高。另外,产品的相关性越小,各类产品之间的管理体制就越不同,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就越复杂,从而使管理和生产效率下降。这说明,企业产品相关性小,其规模也应相对较小。现在,一些地区、企业违背产品相关性原则,搞“拼盘”式的资产重组和企业合并,组建企业集团,这种作法是不会收到良好效果的。